昆明矿用电缆的正常运行和维护
电缆的运行维护主要是防止电缆绝缘受热、受潮、及机械损伤引起的短路、断路、漏电等事故的发生。 矿井中的电缆由于环境不好,应加强巡视;立井和斜井井筒中敷设的电缆,应由专职电工每月至少巡查一次。井底车场、大巷、采区运输巷道和配电硐室敷设的电缆,应由专职电工每周至少巡视一次。巡视的主要内容如下: 电缆有无机械损伤,铠装层有无松散及严重锈蚀。固定电缆的卡子有无松动、损坏。悬挂是否合格。电缆两端引入及引出部分有无异状。检查接线盒的地线是否完好,接线盒的表面温度是否过高。通过峒室和墙壁的电缆应有保护管,密封可靠,无被挤压破损现象。电缆的标牌应符合要求,无损坏。电缆与电力设备的连接应符合防爆要求,无不合格接头。 流动设备的电缆,如采煤机组、刮板输送机、装载机、小绞车、回柱绞车、煤电钻等的电缆,每班应有专人检查,严防碰、砸、挤、压。停电后电缆要妥善盘放,为防止电缆发热着火,在带电情况下不准呈0字或8字盘放(采掘机用电缆除外)。矿用橡套电缆与防爆三通、四通、插销及母线盒等的连接点,应由专人每月检查一次,特别要注意连接处是否有松动和接触不良的现象。 电缆的运行与维护 新安装的电缆投入运行时,应由电工跟班全面测定负荷电流及电压损失,并检查电缆接头有无发热现象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。 无外被层铠装电缆的铠装层应定期涂防腐漆,一般每两年进行一次。 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如有断裂应及时绑扎。高压电缆在巷道中跨越电机车架线时,电缆的跨越部分应加胶皮被覆,防止架线火花灼伤电缆麻皮和铠装。电缆线路穿过淋水区时,**不设接线盒,如有接线盒时,应严密遮盖,并由专人经常检查。 为了减少杂散电流对铠装电缆的腐蚀,应定期测量电缆铅包中的杂散电流密度,凡超过规定值时,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。 用温度表测量运行中电缆的外皮温度,3kv以上的油浸纸电缆外皮温度应不大于35℃;高压接线盒的表面温度应不大于45℃;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外皮温度应不大于55℃。3kv及以下的电缆外皮温度应不大于50℃ 在紧急事故状态下,电缆允许短时间过负荷,但只允许超过额定负荷的10%(3kv及以下)和15%(3kv以上),并且不超过两个小时。 应每年进行一次绝缘电阻的测定,其绝缘电阻值应符合规定(参见实验四)。 如果测试的绝缘电阻比规定的数值有明显降低,应考虑电缆受潮、受损伤和有缺陷,或者接线盒有问题,应做泄漏电流试验和耐压试验进一步查到原因。用绝缘电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,即吸收比来判定电缆是否受潮。一般取加压后15秒与60秒绝缘电阻的比值。油浸纸纸绝缘电缆吸收比应不小于
2。吸收比越小,说明绝缘越潮湿或所含杂质越多,应加热烘干。 测量泄漏电流及直流耐压试验应每年进行一次。两个试验的方法和接线完全相同,是在绝缘体上加一个逐渐升高到几倍于额定电压的直流电压,观察绝缘中泄漏电流的变化。当泄漏电流与电压不成比例迅速增加时,甚至发生绝缘击穿现象,说明电缆绝缘有局部缺陷和均匀整体性缺陷,如老化、受潮等。
相关标签:昆明橡套电缆,云南计算机电缆